近年来,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智能装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3d打印技术、新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显著的信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光靠自身产业本身是不行的,要靠新兴技术的引领和带动,这也是人们对新兴技术关注和重视的主要原因,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在传统产业的升级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谈及智能制造时,罗军表示,“今年我国机器人和3d打印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应该是最快的,那么三到五年后,我国的基础结构产业需求就起来了,现在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是依靠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但是随着需求的快速增加,市场发展起来了,智能制造产业就会发展的很快。中国的制造业需要自主创新,首先要研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有没有市场空间,如果没有市场空间,自主创新就没有原动力、没有基础。”
“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来看,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但那时由于美国缺乏应用市场,其机器人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慢水平。而此时的日本由于二战时期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当时的日本工业基础也比较好,就开始购买美国的机器人,并进行模仿。到了70年代,日本成为全世界机器人需求最大的国家,很快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反超美国。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必须依靠应用市场,应用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罗军对记者提到。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打开智能制造的应用市场。
智慧制造的范围很广,3d打印和机器人都是智慧制造的典型代表,同时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技术都属于智慧制造的核心。虽然现在机器人产业在世界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仍处于快速起步的发展阶段,3d打印则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一个国家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有几个因素:其一,它是国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要生产要求很高的高端设备,或在高温、高腐蚀等恶劣的环境下,人工无法完成,就需要机器人来完成;其二,当人工能效太低时,人的单位能效与之相比差十几二十倍,就需要使用机器人或自动化的装备来生产制造;第三,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迎来了新的外部环境,对智能制造来讲是一个推动力。
中国与如美国、德国、欧洲、日本等任何一个工业化后期的国家相比,现在还不在一个层面上,在某些核心领域上的制造业竞争力与之相比至少相差20-30年。但是,罗军强调,“任何一个工业化后期国家都是通过模仿这条路走过来的,我们也不能排斥模仿,前人走过的路需要借鉴吸收。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模仿,也要鼓励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有创新才能够有超越。如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很好,包括机器人以及3d打印行业,正在集中力量努力打开应用市场,应用市场打开以后,产业在3到5年内会很快发展起来。”
在问及智慧制造、智能制造与高端制造的差异时,罗军认为,这些提法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大体上是相同的。无论是智慧制造、智能制造还是高端制造,它的根本的立足点是减少人工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
印刷中的乳化问题怎么解决?三大印刷工艺采用UV油墨状况分析卖米糊无中文标签被罚5000元应用领域广泛的可变数据印刷让印刷设备的选择回归本质印包市场带动油墨制造业快速成长2013年网络媒介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媒介方式中国4家出版企业入围全球出版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