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层厚度对呈色效果的影响探讨(2)

发布时间:2024-04-12 点击:137
图1 两种间色(红+绿)混合的油墨墨层厚度变化时的呈色情况
图2a 同一种油墨墨层厚度变化时的呈色情况
图2b 两种间色(红+绿)混合的油墨墨层厚度变化时的呈色情况
图2c 间色与非互补色的原色色料(红+黄)混合墨层厚度变化时的呈色情况
图2d 原色色料(黄色)墨层厚度变化时的呈色情况
从表1和图2a~d中可以看出,当油墨层厚度减小时,黄色(原色)的色相变化较小,明度略有增加,饱和度降低(如图2d);红色+绿色(间色混合),色相由黑色向紫红色(理论上应为黄灰色,由于油墨偏色而成为紫红色)变化,明度迅速增加,饱和度的变化与其它色料有所不同,墨层较厚(墨量为 1.2ml,墨层厚约为6.5mm)时, 饱和度较小(x=0.3244,y=0.2961),随着墨层厚度的减小,饱和度逐渐增加,达到一定量(x=0.3589,y=0.2627)后又开始减小(如图2b);红色+黄色(间色与非互补色的原色色料混合),随着墨层厚度的减小,色相由红色(x=0.6002,y=0.3482)向红黄色改变(如图2c),明度增加,饱和度迅速减小。
考虑到反射物体和透射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的本质是相似的,因此利用理想滤色片叠合过程中对入射光的吸收和透射情况来解释上述现象。


何时需要调薪及调薪的原则
个性化引领数字出版未来发展
网络印刷是大部分印企都要过的独木桥
数码印刷技术孕育了玻璃印刷行业的商机
数码快印人才管理:正确认识90后
我国3D打印技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
北京一印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
据估计2015年国内喷墨印刷市场将突破12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