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浓度在实际印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108
印刷中关于浓度的概念很多,这些密度的概念是什么,在实际印刷中有什么用途?本文就此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1、浓度
浓度是一个综合概念,分为反射浓度和透射浓度。我们以反射浓度为例,一束光投射到物体表面,投射光通量为lo,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量为lr,则反射率为:r=lr/lo;浓度定义为d=lg(1/r)。
可见,d越大则反射率越低,物体越暗;在印刷中测试浓度的仪器为浓度计。
2、满版浓度与阶调浓度
半色调印刷品是以网点的百分比来表现明暗层次的。网点百分比为100%的区域的浓度。
即为满版浓度,一般用dv来表示。在非100%的网点区域内,有被油墨覆盖的部分(其浓度称为网点浓度dv)和未被油墨覆盖的部分(表现为纸张浓度)。阶调浓度即为纸张浓度和网点浓度综合所表现出来的浓度,一般用d1来表示,因此阶调浓度又称为网点区域浓度,应用广泛。
测网点扩大值。印刷中网点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网点扩大值应等于印刷品上网点的百分比减去晒版软片的的网点百分比。
测量印刷品的网点百分比要用到murray-davis公式,即:α=(1-1o-d1)/(1-1o-dv)其中α为印张被测区域的网点百分比,d1为被测区域的阶调浓度,dv为满版浓度。测量的网点扩大值可以为印刷制版提供预先补偿参数。
测量印刷反差。印刷反差的公式为k=1-d1/dv。d1为软片上的75%的网点印刷后的阶调浓度。印刷中k值越大则暗调拉的越开,印刷质量越好。k值最大时的供墨量是印刷控制的最佳墨量。
通过控制满版浓度dv来控制印刷供墨量。我们知道印刷时k值取得最大值时的供墨量最佳,取得此时的满版浓度dv可作为印刷中控制墨量的参数。例如设当黑版的k值为最大时,对应的dv为1.65,则印刷时一般把浓度控制在1.60~1.70。
3、分色浓度与彩色浓度
在彩色印刷中,对某一个色块用彩色浓度计测量浓度时,可得到三个值d1、dg、db。这三个值称为这个色块的分色浓度。d1值是彩色密度计加红滤色片时测量的结果,反映了这一色块对入射光中红光成分的吸收能力;相应的dg和db分别对应着绿光和蓝光。
印刷中常要检测彩色油墨的某些特性。例如检测黄色油墨,可用彩色浓度测量黄色块的三个分色浓度,发现db值较大,d1和dg值很小,这是因为黄色油墨吸收了大部分的蓝光,反射了大部分的红光和绿光。我们把较大的db值称为黄色块的彩色浓度。洋红墨和青墨类推。
黄、洋红、青三色的彩色浓度又称为这三色的满版浓度。在前面的应用1~3中提到满版浓度的测量。针对黄版,要测量的数据就是其彩色浓度值db;洋红版和青版类推。
测量油墨的性能参数。常检测的项目有色偏、灰度和色效率。例如针对黄油墨的色效率的计算为:1-0.5×(d1+dg)/db。其中的d1、dg、db为黄油墨的三色分色浓度,db为其彩色浓度或满版浓度,其他两种油墨类推。
4、分解浓度与合成浓度
从数学的角度看待这两种浓度,即浓度的叠加原理(如图1)。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图中的d1表示第一层墨色的浓度,d2,1表示叠加在第一层油墨上的第二层油墨的浓度,d1+2表示两个墨层的合成浓度。则有d1+2=d1+d2,1其中把d1、d2,1称为分解浓度,把d1+2称为合成浓度。
测量油墨的叠印率。用浓度表示的油墨的叠印率为f=d2,1/d2。其中d2,1表示叠加在第一层油墨上的第二层墨色的浓度,d2表示第二层油墨单独印刷在纸张上的浓度。要单独测量d2,1是不可能的,根据上面浓度叠加公式d1+2=d1+d2,1可知d2,1=d1+2-d1。因此公式可变成f=(d1+2-d1)/d2。用浓度计分别测量d1、d2和d1+2就计算第二色油墨在第一色油墨上的叠印率。当然对于彩色油墨的相互叠印测量还应该加上与第二色成补色的滤色片。


无水胶印技术主要有哪些优势?
精装书在印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对科技的探索究竟有多高?
解决油墨干燥缓慢的小技巧
互联网思维下合版印刷对中国印刷业的贡献
印前使用专色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中国纳斯达在佳能诉讼中败北:侵权墨盒禁止销售
月饼个性定制热 多家电商平台力推DIY月饼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