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刷屏案例,从杜蕾斯感恩节十三撩文案,到百雀羚的长图文,再到欧莱雅的“内容工厂”。在碎片化时代,创造优质内容抢夺消费者的眼球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研究表明,91% 的 b2b企业使用内容营销,86% 的b2c企业使用内容营销,企业平均在内容营销上花费 25% 及以上预算,78% 的首席营销官(cmo)认为内容营销下的二维码营销是未来的发展趋向。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第 1 个到达是物理层面的,主要和渠道有关。传统营销中,常用的方法是,找流量大的渠道投放广告,尽量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在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除了闭上眼睛或者起身离开,消费者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但互联网时代,这一切已经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借助插件,使自己免受广告打扰。全球最为流行的广告拦截器 adblock 在 2017 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2016 年,全球 adblock 的消费量增长 30%;
2017 年,全球现有 6.15 亿个设备使用 adblock;
移动端的 adblock 使用数量增长了1.08亿,达到 3.8 亿台;
pc 端的 adblock 使用数量增长了3400万,达到 2.36 亿台;
11% 的全球互联网用户正在阻止网络上的广告;
亚洲的移动 adblock 使用量正在急剧增长。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只要用户不愿意,你的广告可能根本接近不了用户。
第 2 个到达是意识层面的。传统营销几乎毫无例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断用户的原有思维和感受,无论是电视剧和综艺中间插播的广告,还是贴满大街小巷的海报广告,亦或是当下大热的信息流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兀。所以,地铁广告的主色调,大都是饱和度很高的颜色,比如大红、明黄等等;节目主持人会再三强调,“本节目由xx品牌冠名播出”;电视剧植入广告也是莫名地无厘头。
原因很简单,不突兀怎么能让你注意到呢?比如,周星驰电影《功夫》中,包租婆撞上的广告牌,上面的和兴白花油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但因为其配合电影剧情,进行了做旧处理,也没有突兀地植入相关旁白。所以,大部分观众完全没有注意到(当然,和该品牌在内地知名度不高也有一定关系)。
也许你会说,《奇葩说》的植入广告就很好呀,既打了广告,也没有影响节目效果,甚至为节目增色不少。没错,不过这种形式对观众来说,
“云”计算推动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挑选性价比高的贴标机,这三招帮你搞定油墨的四种干燥方法简述谈谈个性印刷的重要性,产品彩盒缘何引人注目碳粉精灵成“打印界”有力助手印后覆膜污染问题简析中国印刷行业营销策略分析报告数字化管理平台1.0正式版发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