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聚氨酯涂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赋予加工产品以突出的强度,柔性,耐磨,透湿,耐低温等性能;且广泛应用于涂料工业,制革工业,纺织工业,建筑工业等领域;但pu涂料大多为溶剂型的。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有关的劳动保护,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加之有机溶剂的价格飞涨,因而水性pu取代溶剂型pu成为必然;又由于纯的pu乳液在稳定性,自增稠性,固含量,应用范围,膜的保光性方面不足,而pua复合乳液价廉,安全,不燃,无毒;不但强韧性,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品性好;而且稳定性,自增稠性,固含量,应用范围,膜的保光性好。故,pa乳液与pu乳液在性质上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因而pua复合乳液的产生成为必然趋势。
2.pu涂料的产生和发展
在国外,德国拜耳(ottobayer)等人在1948年发展的异氰酸酯化学的基础上,通过二异氰酸酯和乙二醇及二胺类反应,分别制得了线性聚氨酯和聚脲。在1955年制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的加成物(desmodurl)。1961年制成了已撑二异氰酸酯(hdi)缩二脲,以此为基础可配制出性能优异的各种pu涂料。国外近年pu涂料能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因为pu涂料的优异性能符和发展涂料工业的“三前提”(资源,能源,无污染)及“四e原则”(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生态ecology,能源energy)和日益强化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估计90年代国外聚氨酯涂料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取得许多成果。
我国pu涂料的发展始于1956年大连染料厂首次制成功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随即开展了pu涂料的实验研究,并于1958年进行了pu涂料的试生产,但直到1956年在天津,上海等地才有少量的商品涂料生产。到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日增,pu涂料的生产工艺和施工技术日益进步,迎来了90年代我国pu涂料的蓬勃发展新时期。但是,由于pu涂料在稳定性,自增稠性,固含量,膜的保光性方面比较差,其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3.pa涂料的产生和发展
1927年,德国rohm&hass公司开始了丙烯酸酯的工业生产。1931年后,英、美各国逐步发展了甲基丙烯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制出有机玻璃。50年代初期,美国dopont公司开始研究聚丙烯酸酯涂料并试用于汽车涂料,经过数年的应用及开发,于50年代中、后期,丙烯酸酯涂料的优异性能逐步为人们所重视。
我国对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比较晚,于50年代由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和京、津,户个别单位开始研制,主要用于飞机涂装。60、70年代丙烯酸树脂涂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继研制成功丙烯酸改性的几种常规树酯涂料,如丙烯酸改性的过氯乙烯树酯,硝基纤维素,醇酸树酯等涂料均达到了工业化应用。80年代至今由于北京东方化工厂年产3.8万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年产4.0万吨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相继投产,大大促进了丙烯酸涂料工业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pa涂料在强韧性、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品性方面比较差,其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1水性pu涂料的产生和发展
水性pu涂料发明于1943年,首次工业化于1967年,1972年德国bayer公司率先开发了imprainil系列用作皮革涂料饰剂的pu水乳液。
数十年来,欧美,日本对水性pu的研制开发非常重视,现今已有很多种类的水性pu产品,成功地用于轻纺,印染,皮革加工,织物涂层整理,涂料,胶黏剂,木材加工建筑,造纸,橡胶及弹性纤维,弹性体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考虑经济的节约,传统的溶剂型pu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它的应用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以水性pu取代溶剂型pu将成为一4.第三代水性pu-pua涂料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性pu的研制开发比较落后,尚处于试制和小批量生产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性pu的科研,生产单位只有40多家,其中约20多家生产单位年生产总额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生产皮革涂饰剂。国内生产的水性pu产品种类少,性能质量差,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大,致使许多行业长期依赖进口,因而,根据国情,研制开发高质量的水性pu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国内有关行业的迫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nextpage]
4.2.水性pua涂料的产生和发展〔7-8〕
聚氨酯(pu)乳液和聚丙烯酸酯(pa)乳液同其溶剂型产品相比,具有价廉,安全,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而在涂料,胶黏剂,皮革,织物涂层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纯pa乳液存在的问题是:强韧性、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品性差;而单一的pu乳液存在的问题是:稳定性,自增稠性,固含量,应用范围,膜的保光性差。pu和pa在性质上有一定的互补作用,pua复合乳液能克服pu和pa乳液各自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乳液及胶膜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无可置疑,pu涂层的优点明显,但其价格较高,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国内外致力于水性pu-pa改性树酯的研究,以降低成本,现已取得效果,且国外已有商品问世。pu-pa改性树酯将两种材料的最佳性能融合在一体,克服pu,pa各自的缺点,涂层柔软,耐折,耐曲折,印花效果好,耐候性,耐水解性好。pu-pa复合水性分散液技术是当今国际上材料研究的新成果,也代表pu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近十年来,国外对pua复合乳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报道了用于涂料,织物整理剂等方面的pua复合乳液,国内只是近几年才有较少数研究者进行了制备pua复合乳液的探索性实验,如安徽大学,黎明化工研究所,江苏省化工研究所,烟台化工研究所,河南化工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等,但pua复合乳液商品化,目前国内还未见报道,pua复合乳液由于其优异性能,被誉为第三代水性pu。
4.3.水性pua涂料的特点及合成方法
pua复合乳兴兼备了pu、pa的优点,具有耐磨,耐腐蚀,光亮,柔软有弹性,耐水性,机械力学性能好,耐候性好等特性,故pua复合乳液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涂层发展的趋势。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①pu乳液和pa乳液共混交联法;②合成带双键的不饱和氨基甲酸脂单体和丙烯酸脂共聚法;③用pu乳液作种子的复合乳液聚合法。
其中,复合乳液聚合法一先制备含亲水基的pu,将其分散于水中作为种子,再同丙烯酸脂进行乳液复合聚合,可制得核/壳型pua乳胶,或加入双烯单体制得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乳胶。该法可分为:溶剂法制pu种子;直接将丙烯酸脂单体作溶剂制pu;无溶剂水中扩链制pu;制得的pu均含亲水基,可自乳化作种子进一步用丙烯酸脂类单体进行乳液复合聚合。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4.4.ipn技术在pua涂料上的应用
丙烯酸聚氨脂涂饰剂涂装于物体表面后,丙烯酸组分的羟基与多异氰酸脂组分的异氰酸脂发生反应而成膜,是一种转化型涂料,它兼具丙烯酸和聚氨脂两种涂饰剂的优点,耐腐蚀、耐磨性好,附着力强,以脂肪族多异氰酸脂为原料制得的涂饰剂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但目前脂肪族多异氰酸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用国产的芳香族多异氰酸脂制备的涂料耐候性欠佳,涂层爆晒后变黄,为了降低外用丙烯酸聚氨脂涂饰剂的成本,我们用ipn技术向涂层中引入部分芳香族多异氰酸脂以取代脂肪族多异氰酸脂,在保证涂饰剂耐候性前提下减少后者有量。
ipn(互穿聚合物网络)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组成的互混体系,作为聚合物共混与复合的主要手段,可以看作是用化学方法来实现聚合物物理共混的一种新方法,若以同步法合成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两个网络,加上两网络互相贯穿产生的强迫共容作用,可以预计该体系的相容性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在形态上表现为连续相结构,由此引入的芳香族异氰酸脂造成的耐候性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采用以己内脂为扩链剂制得的交联丙烯酸聚氰脂和己撑二异氰酸脂交联固化的丙烯酸树脂为原料,制得的pu/paipn,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溶剂性和附着力,用作汽车面漆和家具涂料,均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5.结束语
总上所述,聚氨酯涂料从溶剂型发展到水性pu,再到第三代水性pu-pua复合乳液,充分显示了pu涂料旺盛的生命力;现在水性pu遍布涂料工业,制革工业,印刷工业,建筑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工业生产的要求,水性pu产品必将在我国的化学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挑选性价比高的贴标机,这三招帮你搞定油墨的四种干燥方法简述谈谈个性印刷的重要性,产品彩盒缘何引人注目碳粉精灵成“打印界”有力助手印后覆膜污染问题简析中国印刷行业营销策略分析报告数字化管理平台1.0正式版发布啦!王老吉也开了实体店,体现凉茶现泡轻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