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色彩管理的第一个C

发布时间:2024-05-04 点击:118
色彩管理有所谓三个c,就是校准(calibration)、描述(characterization)和转换(conversion),其中描述是指怎样记录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的色彩表现能力,及怎样把这些纪录变成icc特征文件格式(iccprofile)的过程,常用的工具包括:printopen、profilemaker、colorvision、viewopen、profilewizard等等。转换就是指怎样在某台设备上,根据icc特征文件内的数据进行色彩空间转换,以达致色彩空间模拟的目的。如果设备是一台mac计算机的荧幕,执行转换工作的就是系统内的colorsync,如果设备是一台打印机,执行转换工作的就是已安装色彩引擎的打印服务器,较为常用的包括:bestcolor、blackmagic、startproof、pressready等等。
校准没有得到重视
色彩管理和数码打稿关系密切,前者是理论和流程,后者是具体应用。目前色彩管理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都属于描述和转换这两个c,而且大部分和数码打稿有关,价格由100美元至10万美元不等。由于数码打稿是ctp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大多数印刷企业的注意力,也就放在怎样选购iccprofile制作软件,及怎样选购色彩打印引擎方面。很多研讨会和学习班也是以示范iccprofile制作及色彩转换为卖点,至于色彩管理的第一个c(校准),在研讨会上不是被轻轻带过,就是极少提及,某家色彩管理系统整合供货商更认为,印刷企业多年来都是以目前的印刷方式工作,自然没有问题,因此他们在制作数码打稿的icc特征文件时,均假定印刷机已经校准了。至于这项假定是否属实,以及如果这项假定不正确,将会有甚么后果,他们表示对此无能为力,倘若客户坚持要他们帮助校准印刷,才做iccprofile,他们会建议客户另请高明。
校准重要吗?
校准在哪一个水平,对印刷企业有甚么分别,又将有甚么影响?很少印刷企业会认真思考。况且,要回答亦没有一个简单答案。事实上,部分印刷企业采用色彩管理和数码打稿,主要希望节省成本,在减除菲林和打稿后,有一个更大的降价空间。对这些印刷企业而言,校准与否并不重要,反正只要客户肯收货,最好连数码打稿也不用准备。
不过,如果印刷企业采用色彩管理和数码打稿的原因,是希望有一个更稳定的样张,可以配合ctp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江苏泰州加大户外广告管理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胶印印刷在生产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做好这4点,有效提升印刷品质量
端午节礼盒包装涉嫌侵权,稻香村:第三方设计
包装工程中的功能性包装材料分析
感光树脂版晒版时各工序注意事项
韩将对中国印刷胶板征收五年关税,税率为5.9%-10.2%
锁线装订方法简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