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3和CIP4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4-04-30 点击:376
贯穿印刷流程的标准规范
cip是什么,既不是硬体、也不是软体,而是一个制定印刷生产与管理标准及规制化的团体,cip代表computer integration for printing的组织,包括世界上著名印前设备、印刷机、印後加工、印刷图文软体公司到数位列印的全录公司,他们有见于电脑化时代,印刷机制造厂、印前设备,尤其ceps高阶电脑组页系统,印前排版、编辑系统,到後加工控制系统,往往大家各自开发自己电脑控制的硬体、软体,也自己去定义工作规范、流程,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电脑程式和语言,如果这样无限发展下去,不只印前设计编辑档案,和制版底片及印版输出,将来只有相同厂牌可以相容,和其他厂牌就如鸡同鸭讲,再深一层从印前制版和印刷到後加工,都使用不同电脑语言、程式及控制逻辑,以及工作内容和设备定义时,更是老死不能相互往来。
就算同是印前设备,但不同厂牌轮出机,都要听命于不同语言,就如十多年前分成麦金塔及pc电脑,两者程式不能相互通用,所以印刷页面档连转换的机率都没有,这个情况到印刷机房更为可怕,如果有6部机器,分成四个厂牌,而印版供应来源,除自家制版之外,另外还有三家制版厂在供应时,如果以传统印版扫描机扫版的话,可能要用到两台、三台扫版机,扫描印纹分布资讯档,再转成各色墨键分布印墨的程度指令,因为海德堡有自己印版扫描机、罗兰也有自己的,日本的用demia扫版机,虽各厂牌格式都有,但不太正确(扫版准确性只有65%准度)且投资庞大,为不同厂牌印刷机,自然要做这种合适於各自印刷机能接收的格式语言印纹档,才能发挥作用。假如不用扫描印版的话,那么在没有一致性的档案格式去规范时,不同ctf底片输出机和不同ctp印版输出机,rip完了之後的印纹分布档,要输出合宜资讯格式供不同厂牌印刷机使用时,这将十分的困扰。所以事先安排好某牌日本机器印,结果工作忙必须转到德国机器,如照以前磁带、磁卡的记忆格式,是无法做沟通的。所以adobe、柯达、爱克发、富士软片、海德堡、罗兰、小森、三菱等十多家厂,去筹组cip 3(computer integration for prepress printing press postpress)的组织,也就是要贯穿印前、印刷作业和印後加工三者,研发出大家都能使用的指令、规范或规格的工作单,因此不只要能跨平台、跨软体,更要大家能把流程中的材料及操作种类、定义及秩序等等规范下来,假如一部印刷机在纸张变化时,必须做飞达尺寸、飞达头、轮纸台、双张检测、边规、前档、印压、传纸的空气套件、上光单元、收纸台尺寸、真空刹车、上方风扇及喷粉等等,或许还有更多要更改部份,如吹风嘴、吸气嘴风量或轮纸台的压轮位置、真空皮带、真空边规的吸风量变化等等,光是一个机械式尺寸变化就可能有上百个地方,必须做遥控式数位调整。
一部八色机有接近250个墨键、8个墨槽辊总体供墨量的大小变化,这些参数在今天不只是在印刷前耍做预设定,甚至於在校版、校色时也要做变化调节,到正式印刷时,更可能用连线式或离线式的浓度扫描量测,把现印的数据和ok sheets付印样张的数据做类比,然後做差异值的墨键开度变化调节,甚至于总体墨量的多少变化也要调节因应,像这样的设备,如果没有cip统一的规范接口,控制起来就会因厂牌不同,而做出不同资讯程式和格式变化因应,有了cip组织,不同厂牌设备在同一的定义及规制下,其差异性不大,同时使用pdf档在clp 3的格式上,自然容易沟通。而cip 3组织的出现受到很多硬体设备制造商、软体开发公司甚至像adobe这样语言程式制定的公司所重视,这不只是在统一共同的指令、程式及秩序,加上程式规格语言之外,更重要是印刷工程中前面已做过的事和已知道的资讯,不要到下一个工程又要全部重新输入。如客户名称、电话、住址、连络人、工作名称、规格、色彩、制版、印前服务、用纸种类、尺寸、厚薄、装订加工、数量、特殊需求及编排秩序等等,如在後端重输入有时会出错,也要花时间去处理,而cip 3虽宜称可规范到後端加工,但多年来裁切比较多人使用,而折纸机、骑订及胶装机,则以horizon公司比较积极配合。
cip 3最核心的价值是在由拼组大版的付印页面档,转成2400、2540dpi供输出机要输出用的点阵档。这种被称为电子底片,若用在各种印刷机的墨键分布区,由咬口到版尾做逐区分割,再累计各区含有印纹分布百分比,将各色版各个供墨区的印纹分布资讯,提供给有经验或没经验的印刷机操作者,做墨键开度预设定参考,这是最重要的精确参考数据,而若有不同曲线,就要选取合宜的纸张、油墨、印刷条件之曲线做参数转换,才直接去做各色版、各墨键开度的快速、精确操作。这个由印前产生的资讯,给印刷机的操作者,才不用看著印版自己去做各个墨键区的调节因应cip3/cip4的印版上印纹分布资讯(一般以原生输出档转72dpi左右粗档使用) ,不只是cip 3资讯中极为核心价值,同样在cip4的新体系上,也占有重要应用价值。
cip4让管理分析趋於完善
事实上1993年开始研发的跨印前、印刷制程及印後加工三个流程的cip3,只有从前方往下游的流程,传输已知的资讯档加以应用。但不久海德堡、曼罗兰、爱克发及adobe四家公司,另外在研究一套更完善的印刷管理追踪系统,甚至于可以去收集很多生产资讯,供下次再版或类似工作使用,而且可以用jmf档,把很多工作资料、设定资讯自动登录於mis资管系统上,以後再加以分析比对,如成本、利润率、工作效率及设备、人员效率,以做更进一步深一层的管理,并提供印刷厂及客户在印件追踪上,给予很大方便性。这些资讯的收集,可以追踪再利用,以及分析的“处理”processing,形成了cip3只重视工务资讯流之外,cip4又增加许多更完整资讯收集、追踪、分析,甚至要在指令上做特别指令,如墨色的印刷lab值要求、印刷中不同版别的数量指令等等,cip4发起成员是重叠在cip3架构内,所以公元2000年正式成立,由prepress、printing—press、postpress等3p,再加上data processing资料处理的第四个p,成为cip 4的新组织,而cip4组织基本上提供规范、谘商,本身也不是软体、硬体生产者,而cip 4把工作令、工作单,改成jdf档方式,把工件客户、名称规格、需求及特殊要求、注意事项,甚至於lab色彩值浓度要求及种种後加工参数也写进来,如果印纹分布档完成後,也可以一并储存人jdf(job definition format)工作辨识档,把cip 3的一堆资料,更加以做规格化的定义及使用之外,很多档案在一起也更容易辨识使用,jdf档改用xml可扩充性语言,比cip3用的pdf语言,更能够装下许许多多的新工作指示及规定,而且xml档也是同样跨平台容易使用的语言之一。
cip4的jmf(job managment format)工作管理资讯档,提供工作的生产参数,并有自动向mis资管系统通讯、连系及登录的机制,所以操作者的工作追踪就不用分神去做键盘及屏幕资料的输入因应而影响作业,jmf档则是由各设备操控盘上,自己主动的向资管mis系统登录,所以工作进行到什么地方、预计什么时候完成,不论工务部门、厂内及主管,甚至于被容许的客户,都可以进入电脑系统查阅生产中的工件进度,以及预计完成时间。而且再版工件可全部使用以前生产时所调节或设定参数,以很近似的条件去做生产,这一点cip 3只要靠印刷机上控制台所测录磁带、磁卡做记录,其他就很少可能再重复使用以前生产资讯。
有些非再版印件在cip4的情况下,可以找到相同生产参数来应用,如80p雪面纸以888~640mm印刷书籍的资讯档,就可以提供下一期杂志生产使用,只要换掉印纹分布档就可以,甚至于同一规格的印件,也一样可用它做印机尺寸、厚薄、风量和全机数十个生产参数做快速准确调节,只须换下内容的印纹档案就可以,至於後面折纸、装订、裁切参数也同样俱有利用价值,因而节省很庞大生产时间。但前提不只是尺寸变化、印压的变化调节,而必须有数据化伺服调控装置才有可能做数控式集中记忆及集中数位调节。另外风量和其他如墨辊时规、摆动调节,也都要做数控式的调节设施,道理一如墨槽键若用螺丝手工调节者,就没有可能做远距按钮调节墨控,更无法引用记忆卡或cip 3/cip 4的数控式调节,所以要有全面数控的前提,设备操控的伺服动力数位控制是不可少的。
mis资管系统上,已登录生产流程及生产参数,除了生产再利用之外,今後有更大的用途,可以做为成本分析,将一个工件在估价所做的成本和生产时实际产生的成本做类比,做为分析改善的依据,取价太高、太低或是生产不能符合原先所订立标准,甚至於材料不合用而要频频停机做清洗擦拭,或是飞达不顺只能开低速生产等等变因,那么今後对这类材料的使用要列入不受欢迎,或加价才能接受生产。在生产上机器设备因欠缺保养老旧生产不顺,也可以从mis的印刷速度、生产停机程度得到资料,以便做改善。人员的类比,那一位的操作优势可以做学习转移,除了个案分析外,整季、整年度的生产回顾和检视更是重点。有了mis的资讯,如何适才、适所找到合宜的人、做合宜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也是另外一个可利用的资料。
mis的管理资讯之外erp系统做为骨干,从前面的估价系统,工作印件确立,到工作流程管理、生产时效的评估及生产机器排列,原物料订货供应,生产规范的传达到工件完成後的品质评量、成本评估及会计帐确立,加上财务系统、管理系统的架构,在今天资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生产资讯和管理资讯及会计、财务资讯结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只是有系统是只把路造好,没有车辆利用做流通,再好的路也没有价值。而mis之後的erp资管系统又是各厂家不同,所以在建立上就会旷时费日,不像cip 3/cip 4系统,在定义及生产逻辑上已有共识,比较没有不同厂牌及操作使用上的不同差距存在。


新的橡皮布在上机前需注意的地方
绿色打印势在必行,UV打印如何唱响未来喷墨打印市场
PLC在切片包装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胶印机连线技术
网纹辊对紫外线(UV)上光涂料的影响
印刷品的哑膜和亮膜如何区分
北京推出蔬菜看病“专属二维码”,菜农可用手机问诊
揭秘对印刷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