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遇到互联网:屏幕与纸张如何相加?

发布时间:2024-04-27 点击:92
《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首次超越了传统纸质方式的阅读率,数字阅读正在成为当下最流行的阅读方式。而当阅读遇到互联网,到底是下一个风口,还是又一场屏幕与纸张间的对决呢?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变革的当下,迎接我们的到底是阅读的春天还是寒冬?站在路口,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或许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坏时代。”
在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主题论坛之一“阅读+互联网”论坛上,来自行业相关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阅读发展的未来之路。
移动阅读的变与不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正在成为与纸质图书相比肩的阅读载体。也正因为其方便、快捷等显而易见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了电子阅读。而《全球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的电子书阅读总量超14亿册,平均每人3.22册,手机阅读人均花费16.47元。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阅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革命?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为阅读带来了4个变化,即用户群体的改变带来需求的巨变,内容生命周期更短,用户本身在成长进化,跨界融合不断带来新的融合和突破。”对此,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凌云诉说着自己的思考。他以掌阅为例,7年前创建时,当时用户的阅读主力是“70后”“80后”,而现在的阅读主力则是“85后”甚至“90后”。用户群体的改变意味着其对阅读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另外整个内容消费周期的变短也带来了创作链条上的变化。根据掌阅对于其多年用户的追踪分析显示,很多用户自身的阅读品位也在不断成长中。目前不是阅读类产品在竞争,而是不同品类的app之间对用户时间的竞争,“未来阅读跟听书乃至视频的结合会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两个‘不变’,即用户追求高品质的内容是永恒不变的,对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永恒不变的。”张凌云补充说道,互联网+阅读,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创新,就是不断地改变,“所以说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有很多技术或者产品上的创新和改变。”
在阅文集团副总裁张蓉看来,互联网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阅读的条件。谈及互联网阅读,张蓉有两点最主要的感受,一是用户的变化,一是手机带来的变化。“如今的‘90后’,被我们称为‘网生代’,这代人正在逐渐成为电子阅读的主流用户,他们的阅读需求更加多元化,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在满足他们阅读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力求转化

巴基斯坦优秀牛奶品牌使用爱克林轻型包装
柯美全新黑白多功能复合机上市
《废纸分类等级规范》获批
彩报制作中图像色调的调整处理
Wipf公司正式引进惠普Indigo WS6600数码印刷机
申通将推行带芯片快递包装袋
电子整页拼版系统的组成部分
不干胶标签印刷过程中的5种常见现象及改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