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印刷行业的并购事件频频迭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购与扩张的高潮。之前,我们回顾总结了2018年国内印刷企业的并购事件【印刷业频现大笔交易,52亿收购创纪录,2018年印刷业加速并购与扩张】,我们发现大型印刷企业并没有因为市场环境的低迷停下扩张的脚步,所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正是经济学中“马太效应”的体现,亦是印刷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
其实,印刷业的整合不仅存在于印刷企业中,在印刷设备厂商中开始得更早,兼并重组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我们主要回顾一些印刷设备厂商比较重量级的并购事件。
马天尼收购柯尔布斯胶装和书刊装订生产线
2018年1月29日,马天尼公司宣布收购柯尔布斯公司的胶装和精装业务,同时接管柯尔布斯位于德国雷登(rahden)的工厂,并继续为全球市场提供整机销售以及零件和售后服务。柯尔布斯则将把重点放在包装和纸箱业务,零部件制造和代工业务方面。
据悉,柯尔布斯的图书装订业务被转移到马天尼新的业务部门,工厂继续在德国雷登(rahden)生产。同时,柯尔布斯将继续由首席执行官kai büntemeyer指导运行,并将把业务重点放在包装和纸箱业务,零部件制造和代工业务方面。
约250名柯尔布斯装订部门的员工由马天尼在德国雷登(rahden)的工厂接管;负责包装和制箱业务部门的员工将继续为柯尔布斯工作。在此基础上,马天尼将继续印后4.0的推广,继续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印后装订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设备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马天尼和柯尔布斯都是竞争对手,并且这两家供应商都以制造高质量、高容量的最新装订材料和图书装订设备而闻名,最终却牵手走在了一起,也是不禁让人感叹命运的安排。
一波三折的收购 富士胶片施乐对簿公堂
2018年2月1日,日本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宣布以6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施乐公司的多数股份,将把这家美国公司合并到双方现有的合资企业中去以扩大规模和削减成本,以便应对办公室打印业务需求下滑的市场环境。
这笔交易的具体流程是:富士施乐(亚太)以61亿美元从富士胶片回购75%的股份,而富士胶片则用这笔钱来收购施乐的多数股份(50.1%)。整个交易将在2018年下半年完成。
收购伊始,两家公司对于此次收购皆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当大家以为一切收购事宜将有条不紊地进行时,意外出现了。
昔日割据一方、相互竞争的两位大佬们先是有意整合重组,再是停止收购,又是和解,又是对簿公堂,好不热闹?我们先按照时间线简单了解整个事件的梗概。
2月13日,施乐股东darwin deason提起诉讼,称这笔交易低估了施乐的市值,并要求终止富士施乐合资企业。
4月27日,针对富士胶片控股对施乐公司的收购提议,美国纽约州高级法院命令施乐暂停相关程序。法院认定被收购的施乐方面的判断存在问题。
5月13日,施乐宣布,废除与日本富士胶片控股达成的后者收购施乐计划,该计划或将作废。施乐考虑对经营层进行大换血,研究收购的替代方案。
6月25日施乐公司新任ceo john visentin作出回应,称其为“误导性的谈判策略”,并表示施乐公司在2021年技术协议到期后不会与富士续签。
至此,二者的收购肥皂剧暂时告一段落。是结局or未完待续,最终二者是否会走到一起呢?这个悬念或许要留到2019年揭晓了。
海德堡收购mbo集团,大手笔加强数字印后产品线
当地时间10月2日,德国海德堡公司和德国mbo集团公司同步发布一震惊业界的消息:旗下拥有折页机品牌斯塔尔的海德堡公司将收购全球知名折页机厂商mbo集团。
据双方官网信息披露,海德堡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充其数码印后装订产品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码印刷市场的需求。同时,这一收购将会使海德堡公司获得制药行业的新客户,而mbo集团的直邮产品也将扩充海德堡当前可提供给客户的胶印相关产品组合。
据了解,mbo集团产品销售额约为5000万欧元,海德堡将借此机会扩大其印后产品线。此次收购内容包括mbo集团位于德国oppenweiler和bielefeld的公司,以及位于葡萄牙perifita的生产工厂,总共约有450名员工。海德堡的新闻稿特别提出,除德国公司外,mbo葡萄牙工厂也将为整个海德堡带来
行业热点:水性印刷开槽糊折叠机各机构点评又到一年买票时——教你鉴别新版火车票浅谈不干胶标签的烫金UPRINT推出U80热敏收据打印机图文快印企业应对销售计划管理问题的对策喷胶如何带动包装印刷业“1+1>2”的升级?UV网印油墨的创新与应用常识小黄人&小黄车:让我们“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