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预置是对印刷机供墨进行辅助控制,为印刷油墨调整提供预先的、数字化的支持,使版面墨色在开机之前得到准确调整。水墨平衡是印刷工艺控制的重要环节,墨量和水量的动态平衡状态会影响到油墨向版面上的传递性能,影响到版面上的实际需墨量,因此油墨预置和水墨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油墨预置技术的应用会促进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建立,而良好的水墨平衡也有助于油墨预置效果的充分发挥。
油墨预置促进水墨平衡建立
1、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概念贯穿于印刷生产整个过程,特别是在开机初期尽快建立水墨平衡,有助于印刷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良好的水墨平衡,对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水墨平衡包含两层概念,一是版面上水量和墨量的相对平衡,即保证在油墨处于油包水状态下,油墨所含润湿液体积比为15%~26%,最大不超过30%。二是用最小的水量印出最实的墨色。其中第一点是基本的平衡,第二点是更高层次的平衡。第一种平衡比较容易得到,不出现水小墨大或水大墨小即可,但容易出现水大墨大或水小墨小的情况,第二种状态基本解决了水大墨大或水小墨小的情况。
版面需墨量与供墨量的平衡是形成水墨平衡状态的重点环节。印刷机上水、上墨管理的精细程度是不同的。在报纸印刷机中,水量是以每四开版面的宽度范围进行调整的,而对油墨的控制则是以约40mm宽度范围进行调整的。油墨调整更细致,这样也就容易出现某个墨区水墨失衡,因此要达到整个版面水墨平衡,单靠水量调整是无法得到的,必须通过墨量调整进行均衡。
我们发现,报协统一评报甚至各厂内部评报时,墨色是所有四项指标中分数最低的,水墨平衡不良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根据实际需墨量进行墨键设置,是形成全版面良好水墨平衡的基础之一,这也是油墨预置对水墨平衡的良好促进。 [next]
此外,印刷机对墨量的控制除了对墨键进行精细控制之外,还有轮转机上网纹辊的转速或单张纸印刷机上摆动辊的接触时间的不同来对整个印刷区域的墨量进行控制,这两个控制需要良好配合,才能全面建立印刷机的水墨平衡。
2、油墨预置
油墨预置对水墨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水墨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水量或墨量的变动都会打破这种平衡关系。开机初期需要尽快建立水墨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墨量始终变化,水墨平衡很难建立。通过油墨预置,印版上各墨键开度在开机之前已根据版面情况进行了准确的预调,各墨键的相对开度也就比较均衡了,一般不会出现墨键开度大幅调整的情况,只需要对个别墨键进行修正即可。这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总体墨量的控制上,通过墨斗辊转速的调整,配合版面的总水量控制,达到良好的水墨平衡。
报纸印刷时效性强、版面多、彩色版面比例高,为了使印刷机的水墨平衡尽快建立起来,很多领机都是先把水放大一些,然后再对墨量进行调整。这样调整墨量一般不会出现上脏,却极易出现水大墨大。新闻纸吸水性强,湿压湿印刷,水量过大会使纸张过度变形导致套印不准,也会减慢油墨的干燥速度。通过油墨预置,则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水墨平衡控制上,同时解决了调墨时上脏问题,也从一定上程度上减少了水大墨大情况的发生。
总之,油墨预置可以解决开机后大幅度的墨量调整所导致的长时间无法建立水墨平衡的问题,促进水墨平衡的尽快建立,使开机废报大幅降低。
水墨平衡有助于油墨预置发挥作用
润版液量和墨量相互关联,这种平衡状态影响着油墨向版面上准确传递的程度。水墨失衡的表现主要是水小墨大、水大墨小、水小墨小和水大墨大。无论是哪一种失衡状态,都会直接影响到版面供墨量的大小。水墨平衡不佳,印版墨量的确定性也不好,而良好的水墨平衡控制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墨量供给,有助于油墨预置效果的充分发挥。
油墨预置是为了使版面上有更好的墨色表现,这与水墨平衡的目的是相同的。过多或过小的水量都直接影响到墨量向版面传递,从而影响版面实际需墨量与墨斗供墨量的准确对应关系。另外,过大的水量还会使润版液向墨路系统反向传递,影响油墨传递效率,进而影响油墨预置的准确性。
油墨预置的准确性是指油墨预置后根据版面墨量需求进行修正的量的多少。水墨平衡的状态决定了版面墨量的多少,如果没有水墨平衡作保证,也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墨量需求,这种修正也就无法准确控制。如果印刷过程的水墨平衡状态不佳,版面上的墨量表现不良,其预置效果也就发挥不出来。
水墨平衡状态影响油墨预置效果的充分发挥。这一点在报纸印刷中更为明显,水墨平衡状态不佳,是影响油墨预置效果发挥的原因之一。 [next]
对油墨预置的理解
对油墨预置技术的理解有助于对其正确运用。既然油墨预置提供了准确墨量信息并进行了预先调整,既然印刷机具有了良好的水墨平衡,是不是印刷中就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调整了呢?
油墨预置并不是“一置就准”的。油墨预置是按照数学化模拟方法,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印前版面的数字化图像描述信息转换为墨键信息。这需要经过分区油墨覆盖率运算、墨键数值修正、墨斗辊转速修正等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标准的数学公式的控制下进行的。
由于印刷机是一个模拟化设备,其印刷实际需墨量始终随着相关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原材料、温湿度、印刷机调整等。用数学的标准算法对应一个模拟化的设备,是不可能将这些可变因素完全对应的。另外,印刷机的墨区分区原理与墨辊串动的特点,决定了油墨供给量与对应部位的油墨覆盖率不是完全对应的,如相邻两个墨区墨键的开度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相互制约;如墨斗辊转速的给定与当前印刷机状态、原材料特点相关,它
数码印刷增长点:彩色数码标签和包装市场印刷老板们,多少利润率的单子你们才接?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成功的色彩管理惠普78A(CE278A)硒鼓冥币当人民币花 大家谨防受骗!绿色印刷的范围越来越广印刷企业该如何应对VOCs?低温环境下如何维护和保养打印机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