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空包装袋印刷色彩失真的几大原因

发布时间:2024-03-18 点击:125
目前,在真空袋印刷中已出现很多套色彩管理系统,在印刷的颜色上都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现在真空袋客户群体中,他们对色彩的要求日趋苛刻,为了更好的印刷真空袋,有必要了解下导致色彩失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色彩还原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现代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再现色彩,由于油墨本身存在纯度问题,因而印刷叠印时也会产生色彩失真。
2:分色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印刷通常使用c、m、y、k四色油墨复制色彩,而数字采集设备采集到计算机的图像信息通常是r、g、b信息,因而在印刷制版之前需要将图像信息转换成c、m、y、k模式,即分色处理。所谓“分色”就是将图像每个像素的色彩信息(一般是r、g、b颜色信息)分解转换成适合印刷c、m、y、k模式的色彩信息。在分色过程中会引起颜色信息丢失。在分色时,只有根据油墨、纸张等印刷适性,正确设置分色参数(如设定网点扩大值、灰平衡参数、黑版阶调等),才可能输出高质量的分色片,尽可能减少颜色信息的丢失。
3:原稿存在色彩失真
印刷图像原稿大多是通过摄影手段得到的。对于照片原稿,除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色彩失真外,由于色彩是通过色料等呈色材料再现的,而呈色材料很容易发生色衰减,因而也可能引起照片色彩的失真。另外,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数字图像原稿越来越多,而数码相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大大提高,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差,拍摄出来的图像容易出现画面暗淡、图像模糊等问题,造成原稿色彩失真。
4:扫描处理引起色彩失真
照片原稿的图像密度是连续的,需要将图像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在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像时,需要把图像分割成不连续的像素点,逐点逐行采集原稿上每个像素点的r、g、b信息。在扫描过程中,会引起像素点颜色信息的丢失,而图像处理都是以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为基础,所有关于色彩的操作也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并不能增加图像的颜色信息。因此,对于照片原稿来说,扫描是图像处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图像色彩失真。


四大纸业巨头齐发涨价函,白卡纸本周涨价100元/吨
给“五倍糖水”饮料做营销方案,都是套路
教你避免印刷露白并解决印刷露白问题
个性定制图书满足了读者需求
理光MP C4504SP凭借高速获用户青睐,达45页/分钟
金典GD-450C精密切纸机
印刷园区“垃圾成河” 无人问津
中国印刷业总体规格位居全球第二 仍以印刷加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