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EO》进军中国 年印刷量超两千万册

发布时间:2024-03-17 点击:141
2014年6月26日下午,“发现家的视界”暨《geo视界》发布会于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七星中街“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举行。
贝塔斯曼集团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贝塔斯曼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龙宇女士,古纳雅尔国际部财务总监、亚洲业务总监christian bosse ,著名摄影家宗同昌,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以及古纳雅尔传媒中国ceo 史永强等人,共同见证了《geo视界》“发现家”们的精彩视界。
“发现家”会首分享精彩视界
作为《geo视界》发布会的一大看点,“少年王梓岳西藏摄影旅行记”精彩作品展览赢得了到场嘉宾朋友们的赞许。通过现场访谈了解到,这次精彩的西藏摄影之旅缘由一次偶然的经历。这位名叫王梓岳的少年有幸与摄影师、探险家宗同昌先生携手穿越西藏,体验了一段心灵的旅行,也就有了这些能够引发“老西藏”无际遐想的作品。透过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人们了解到了一位生活在大城市、年仅11岁的孩子用好奇心发现的西藏。虽然没有专业的设备,也没有丰富的摄影经验,但王梓岳这个拥有清澈眼神的普通孩子,用他那颗乐于探索的心和不断发现的行动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与兴趣者们分享。他,就是一位纯粹的“发现家”。
《geo》国际合作摄影师stefen chow在发布会上展示了自己的经典作品,与现场嘉宾及媒体朋友们共同分享了他的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位职业摄影师的“发现”不单纯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享受,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深思。这种专业和专注是《geo视界》的坚持,而携手各界大师共同去呈现更多“发现家”们的精彩视界则是《geo视界》不断努力的目标。
此外,《geo》国际版主编martin meister,从德国发来视频祝福,他希望《geo视界》能够将德国《geo》的精髓传递给中国的朋友们,让源于德国而融于中国的精彩视界在“发现家”们的行动中夺目绽放。
关于《geo》在中国发展的定位,最有发言权的当属《geo视界》主编温宏伟,其曾在《ramp驾道》、康泰纳仕(中国)、桦榭(中国)等知名媒体及企业集团任职主编或编辑总监的职务。他认为:《geo视界》是一本关于精彩、发现和未知的杂志。它是一本用发现去重新阐述未知、用好奇心去探索世界的杂志,是一本探索事物背后的how & why并能为你疲倦的视觉带来惊艳感受的杂志。当然,它是一本地理杂志,不过它是21世纪全新意义上的地理杂志。在这个前提下,地理不仅意味着地质、地貌,还有不知疲倦地在世间行走和不会厌倦地欣赏视界的乐趣。
《geo视界》还代表着一种渴望发现、渴望分享的生活方式。可惜的是,只有那些不满足于简单接受别人传递来的信息、希望用自己的发现去核实、去扩大视野、去进一步找到更多精彩的人才能理解这种生活方式。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发现家”。在这样的“发现家”眼中,无论是浩瀚的宇宙还是神秘的微观世界,还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有无穷的乐趣和壮丽在吸引着他去发现,而他的人格魅力也因这种发现而批上耀眼的光环。
延承德国《geo》基因 发现精彩新视界
《geo视界》发布会的召开,预示着德国《geo》正式落地中国。而延承优良dna品质,则是《geo视界》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准则。
《geo》于1976年在德国创刊,每月在全球二十个国家出版发行,旗下各国子刊针对不同领域,侧重不同话题。《geo》旗下杂志每年印刷量超过两千万册,是欧洲最为高端的人文地理杂志,每个月大约有一千万欧洲人会阅读到它的最新内容,每月总发行量838,140。作为一本集合了活力与精准,图片的魅力、真诚的文字与细致调查的刊物,《geo》一直都以一种全面、清晰、深入的方式报道着地球上关于科学、时政、生态、自然和技术方面的大事件、变革和激情,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始终受到全球读者的广泛好评与追随。
现如今,《geo》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个为读者提供更丰富阅读体验的强大平台。
在中国,《geo视界》将延承德国《geo》优良基因,用视觉的形式去记录人们探索未知、重新诠释已知、挑战对世界的认知极限、改变世界面貌的过程。如果将《geo视界》比作一个人,他应该是一个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喜欢将已知的事物通过视觉的形式进行重新阐述的人。同时,他更乐于分享,希望毫不保留地将源于生活的新奇发现通过丰富的形式呈现给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们。
《geo视界》在中国更精彩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编辑/印联小黑


欧励达LASG-380 520全自动上光机
传统胶印与数字印刷正在向融合方向发展
网点形状
药品包装可追溯和环保缺一不可!
智能估分助力高考 首日服务百万人
中国互联网提前遭遇中等收入陷阱
PS版上机印刷前的质量检查
[Adobe认证] Adobe Photoshop CS 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