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印行业近几年正在以高速整合的速度在发展,它的未来发展,在业务揽收这个环节上的可行之路,就是走网络接单的方式,但是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设备利用率低、赢利模式模糊不清、成本高、业务短缺等等。
与动辄千万的大型印刷设备相比,高档数码印刷设备的价格并没有成为大型传统印刷企业投资的门槛,传统印刷企业更看中设备的结构、功能、印刷品质及适用性。据了解,目前传统印刷企业采购的多是如柯达nexpress、惠普indigo一类的多色数码印刷机,以应对个性化的商业印刷,走高端产品路线,而以短版书刊印刷为主的出版印刷企业则多采用奥西、富士施乐等厂家的单色或多色设备,以短版图书、补版图书印刷为主。
设备利用率低
据了解,在主要数码印刷设备的使用率方面,没有企业能够达到“满负荷运转”。据调查,使用率为80%~100%的企业为18%;使用率为50%~80%的企业为9%;使用率为30%~50%的企业最多,达到了55%。此外,有18%的企业使用率在30%以下。开工率不足,这已经成为困扰开展数码印刷业务的企业的一大难题。
赢利模式在探索
从涉及的业务领域看,在已经开展了数码印刷业务的印刷企业中,社会散件在其业务组成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为出版社生产样书和生产邮票等个性化产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数码印刷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营与赢利模式。
至于印刷企业开展业务的方式,目前也是很多选择,但大多数企业还是会通过专门的业务员来承接订单;其次就是通过自己的网站接单;而选择“坐等客户上门”、“分散收活集中印刷”、“与其他网站合作进行接单”、“网络接单与业务人员揽收相结合”以及“其他方式”的受访企业只是极少数。
从长远发展看,数码印刷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解决业务揽收模式的问题。数码印刷的业务,最大的特点是短版和个性化。如果像目前主要依然通过专门的业务人员去跑客户承揽业务,那么其效率将变得非常低下,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人工揽收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揽收成本的居高不下。这部分成本无法降低,那数码印刷的整体成本也就无法降下来,而任何一个终端客户,都不愿意将钱花在他们认为不值得的东西上,结果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成本偏高
在谈及数码印刷在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很多企业反映成本偏高。这与数码印刷制造商反映的问题不谋而合。
而那些“印刷质量不如传统印刷”、“能够使用的承印材料可选择余地较小”、“市场定位有问题”等往常人们认为可能是阻碍数码印刷发展的因素,行业内都已成为被忽视的“角落”这表明,数码印刷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生产要求,数码印刷的设备制造商或许应该把
图文快印企业六种人坚决不能留!瓦楞纸箱的版面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纸质印刷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又可以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巴塞罗那的Serafi瞄准B2C市场与Taopix的个性化包装陈彦:金融危机对我国印刷行业影响不大UV油墨在存储管理中注意的问题佳能全新推出5色24英寸大幅面打印机绿色包装在传统包装设计模式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