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D打印技术”赶英超美“紧跟潮流

发布时间:2025-08-11 点击:14
近日,在建筑行业有一条新闻引人注目:号称“全球首批3d打印实用建筑”的房屋近日亮相上海青浦。上海盈创新材料公司通过3d打印机成功“试印”出了10栋实体房屋。
随后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也表示,万科3年之后要用3d打印机打印房子。在中国,行业领先者们正欲借用3d打印技术颠覆一个价值万亿元的市场。虽然3d打印出的房子安全性是否过关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品都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3d打印技术的持续火暴已然毋庸置疑。
其实3d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诞生了,中国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3d打印技术。但由于该技术的研究资源主要在学校,实现产业化的步履蹒跚,迟迟未能打开产品市场,用过3d打印机或见过3d打印产品的老百姓并不多,所以消费者对于3d打印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据了解,目前,我国3d打印行业整体上发展形势良好,设备、材料、软件等核心领域都能够不同程度实现自给,并在文化创意、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现在人们可以看到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吉他、电子琴、台灯等。3d打印是一个发展快速且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据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称,到2016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据罗军介绍,3d打印技术存在的意义不是什么都能做,而是传统制造业不能做,或很难做的领域,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实现,比如个性化强、设计复杂的产品,这包括精密零部件、新产品模具和人体器官等。因此,3d打印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在军事工业领域,用于制造f16战斗机的某个零件,用传统制造技术切割打磨可能需要1.96吨原材料,而用3d打印技术只需100公斤,材料节省了近95%;在生物医药领域,人体器官内部血管密布,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这种精密处理,而用传统制造技术则很难完成。
我国目前3d打印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的初级阶段,还是比较“小而散”的状态。罗军认为,我国3d打印与欧美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规模上差距迅速拉大。目前,欧美3d打印企业的规模普遍都在20亿~30亿元的水平,而我国至今基本上还没有一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并且欧美在装备水平上明显高于我国,我国使用的金属粉末等材料基本还依赖进口。欧美在3d打印方面的投入非常大,而我们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基本很少有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欧美3d打印企业基本都完成了在国内的市场布局,而国内很多企业为了生计,甚至还没有完成国内市场的布局。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罗军指出:“我们的核心技术依然依赖进口,很多中国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经营,根本没有能力研发,为节省成本使用的主要是国外专利保护期已过的3d打印技术,制造一些技术门槛较低的桌面级打印机。工艺水平也非常落后,打印时间也很长。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在越拉越大。”
至于国内3d打印行业如何才能跟上世界潮流,罗军建议,一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导科研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二是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对话,及时跟踪和了解国际同行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三是要抱团发展,避免单打独斗,充分利用联盟的平台和资源优势,集中打开应用市场。加强行业资源整合,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且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此外,罗军还透露,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门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调研,今年底预计将有一些扶持政策出台。


包装行业移动时代迅速走红
软包装凹印机的十二个基本要素
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统一技术标准
大幅喷绘与数字丝网印刷展开拉锯战
快印行业在印前设备中该如何选择精工工程机
绿色印刷在数字印刷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高
QR码:印刷与网络的接口
数字印刷油墨成全球油墨行业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