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铝烫印是利用专用箔,在一定的温度下将文字及图案转印到塑料制品的表面。其优点在于该方法不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使用简单的装置即可进行彩印。此外,还可以印刷出具有金、银等金属光泽的制品。本文将对烫印使用的材料,工艺,以及在烫印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做一些介绍。
电化铝烫印的材料:
电化铝烫印的主要材料是电化铝,也叫烫印铝。是由聚脂薄膜基片和转印层构成。
烫印箔的种类:可以分为卷筒箔和单张箔。还可以按照承印物的种类来分:比较常用的有1#;8#;12#;15#;18#通用签。按照色泽分,比较常用的有:金银箔、棕红箔、浅蓝箔、黑色、大红、绿等。
1#电化铝:适合烫印在底色是浅色墨、质地较为松软的纸张、皮革、漆布、丝绸以及有机玻璃或塑料表面。
8#电化铝:适合烫印于纸张、漆布、皮革。
12#电化铝:适合烫印有机玻璃、硬塑料、及部分上光纸表面。
15#电化铝:能够于塑料薄膜、软塑料制品表面烫印。
18#电化铝:电化铝适合烫印在底色是深色墨和粗线条的纸产品,皮革上。
烫印的工艺质量和影响因素:
电化铝烫印实际上就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热熔性的有机硅树脂脱落层和粘合剂受热熔化,有机硅树脂熔化后,其粘结力减小,铝层便与基膜剥离,热敏粘合剂将铝层粘接在烫印材料上,带有色料的铝层就呈现在烫印材料的表面。
烫印步骤有以下几步:1. 烫印箔与基材接触。2. 施加热和压力。3. 卸除压力,聚脂薄膜脱离。4. 进给烫印箔,更换将烫印的印件。
质量:受电化铝与承印材料之间的烫印适性、速度、温度、压力影响以及烫印版的质量、装版和热版技术、电化铝张紧度和烫印机机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烫印的质量也会有所差异。
完美的烫印主要取决于,温度、压力、时间。
烫印温度:当烫印温度过高会出现使烫印印迹失去金属光泽、起泡、边缘不清晰、糊版等故障。当烫印温度过低,会出现烫印不牢、字迹发毛、甚至无法烫印。
温度适用标准:
1# 80℃~90℃; 8# 75℃~90℃; 12# 75℃~90℃; 15# 60℃~70℃; 纯金 80℃~130℃; 色箔,金银箔 70℃~120℃。
压力:
压力过大会导致糊版或印迹变粗,当压力过小,烫印箔与承印物无法粘附,并且不能对烫印的面积进行剪切。
烫印速度:
实际上反映的就是烫印材料和承印物间的接触时间,直接影响到烫印的牢度。
快:会烫印不上或印迹发花。
慢:既会影响烫印质量,又会影响生产速度。
8#和12#电化铝适宜的烫印速度是18~30张/分钟;15#适宜的烫印速度是18~22张/分钟;1#电化铝的适宜速度是40张/分钟。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进行烫印的时候速度一般是不做改变的,也就是说,速度是常量,当条件变化的时候我们一般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适应条件。
几种烫印解决方案:
铜板纸印品的烫印:
1.对于含有蜡质的实地版,采用五层纱布包松香在烫印部位擦拭,数量多的用冲淡墨加390粘合剂和390白燥油印一次。
2.有时候在烫印的时候会出现反拉,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a)由于印刷品底色墨层没有干透。
b)浅色墨上过多的使用白墨,由于白墨的颜料颗粒比较粗,连接料之间结合力比较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印刷品表面粉化(由于连接料过分在承印物表面向下渗透,导致颜料颗粒析出于墨膜表面)。可使用亮光撤淡剂加干燥油再来一次。也可以使用分离力较小的电化铝烫印。
金卡纸的烫印:
特点:1.涂层。其表面涂层相当于预先印了一层金属色,表面光滑,渗透性差,油墨不易粘附,最好使用合成纸专用油墨印刷,墨量要小,尽量薄印,而且喷粉不能过多,印迹完全干燥以后才可以烫印。解决烫印的另外一个途径在烫印前需烫印的地方印上薄薄的一层底色。
烫印助粘材料
烫印助粘材料是指由于烫印材料本身无粘结能力或粘结能力不够、烫印粘不上印迹时所用的助粘材料。使用助粘材料可使烫印材料在无足够粘结能力的情况下,经加热烫压与被粘物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烫印效果。烫印的助粘材料主要有两类:
1.粘料粉(粘料粉指粉末状的助粘料)
主要有松香粉、蛋白粉、烫金粉三种。
这三种少而均匀的涂布于被烫印物表面,能够有效的辅助烫印,缺点是无法在表面过于光滑的表面附着。
2.粘料液(粘料液指液状的助粘料)
主要有虫胶和蛋白液两种。
在实际工作中金属箔(如赤金银箔等)和色片类烫印时,必须使用助粘料,因为这类烫印材料本身均无粘结能力,或粘结能力较差。在烫印电化铝或色箔时遇有烫印不上时,在其它条件都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助粘料,从而达到烫印牢固的目的。
附表:
电化铝烫印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烫花或烫印不牢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压力轻或温度低
b.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加大压力或增加温度、时间
b.选用合适的烫印材料
烫印后无光泽、糊版不清晰
烫印温度过高、压力过大
降低温度、减轻压力
同一块版烫印后压力不等
图文面积大小悬殊、压力不均
将大面积图文压力加大,可用垫纸方法校正,以调整大小面积的压力相等
烫不上或烫迹脱落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b.烫印材料胶层质量不佳
c.温度过低、压力过小
d.无助黏剂或印刷时喷粉过多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选用合适的烫印材料
b.暂时换用,检查其质量
c.重新调整温度和压力
d.使用助黏料,清除印刷喷粉
相同材料、正常烫印中的好时坏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材料质量不稳定
b.温度或压力不正常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检查材料质量、暂时换用并做记录
b.检查温度、时间、压力,并调整
烫印细线条图文断线不清晰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被烫印物花凹凸过大
b.压力过轻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凹凸过大的花纹面料不宜烫印细线图案
b.加大压力和温度弥补
烫印后漏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被烫印物花纹过深
b.压力小、温度低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加大压力
b.提高温度5℃
烫印后字迹棱角不明显
烫版不平或烫版本身字迹的棱角就不突出
a.上烫版前检查烫版图文是否便条,不合格的要修理
b.将字迹棱角部位,在下版上垫高
凹形烫版烫后不出凸印迹
底版上版垫出凸形或凸形垫的不合适
将底版烫迹处垫起同样凹形版的凸出面,并应光滑产整适当
烫印色片或金属箔不黏结或黏结不牢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没加助黏料
b.温度或压力等不适当
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left: 0px; text-indent: 0px;>a.织品类封面要加助黏粉,光滑无孔或少孔封面加助粘液
b.烫印温度要适中
微刺激政策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麦安迪数码印刷系统亮相美国标签展注意这4件事!广告牌制作就成功一半了!李毅中:打造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链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油墨控制系统在报业印刷中的应用可变数据快速增长 美国胶印市场比重跌至6成最受欢迎财务装订机:金典GD-50S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五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