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印刷方式,由印刷机的构造和操作的四大要素来决定印刷物的好坏。这四大要素是:a、刮刀;b、压印胶辊;c、供墨系统;d、烘干箱。
下面我就分别阐述其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a、刮刀
只有刮刀能将多余的油墨(非印面上的油墨)刮净才能印制出好的产品。但要想将多余的墨刮干净,不出现挂脏、跑墨(跑色)、刀线,就必须将刮刀安置的硬度、高度、角度做合适的调整置放。
怎样装置较合适?通常的经验告诉我们:
(1)首先是刮刀装置的软硬,要适中的弹性。
(2)刮刀放置在适当的高度。
(3)刮刀放置的角度,适合的角度。
b、压印胶辊
压印胶辊材质的软硬和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上墨量。其反映如下:
压印胶辊的材质的硬度影响上墨量,胶辊的材质硬上墨量小,胶辊的材质软上墨量大。胶辊的压力大,上墨量大。胶辊的压力小,上墨量小。印刷版图案深,需要压印胶辊的材质硬些;印刷版图案浅,需要压印胶辊的材质软些。印刷速度快需要压印胶辊的材质硬些,印刷速度慢需要选用材质软些的压印胶辊。
c、供墨系统
如要保障印刷的顺利进行和印刷品墨色的一致性,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循环一定要良好,时刻要保持油墨在不停的流动之中。
(1)始终要保持油墨黏度的一致性,定时测量,定时加溶剂。
(2)新旧油墨要按比例掺和使用。使用复合溶剂。防止油墨成分的比例失调,出现析出,反粗现象。
(3)最好使用油墨泵和搅墨棒进行油墨循环,注意油墨斗不宜过大,油墨槽大小要适中。
d、烘干箱
提高e口刷速度的关键之一,是烘箱效果的好坏,油墨是热风吹干的,不是靠加热烤干的。而且热度越高印刷品上的墨越不容易干,为什么呢?首先温度太高,会使油墨表面结膜。造成表干内不干的假干现象:其次油墨内低沸点的溶剂过早挥发,高沸点溶剂残留,干燥的速度减慢。那么就要求烘干箱,风要大于热,温度在40—50度即可,风不能直接吹在薄膜上,热不能直接烤于膜面,要具备良好的排风性,不能向印刷版和油墨槽上跑风,烘干箱具备二次回风性能更佳。要有效的防止印刷品假干和感染上不良气味。
2017iDigital数字印刷主题公园呈5大亮点未来印刷业的发展将离不开3D打印2012年数字印刷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每秒四张全彩文档 全球最快喷打速度之王现真身惠普HP 72 号墨盒 C9373A 黄色班尼兰达:新兰达S10设计灵感和创新公交也将建立互联网生态圈 你还在等什么?如何做好一个影楼店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