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医院完成世界首个3D打印人工植入椎体重建手术

发布时间:2024-06-26 点击:67
近日,3d打印技术又传来一声喜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节段脊椎肿瘤,并利用世界首个3d打印多节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长达19厘米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
据悉,袁先生所患为脊索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侵犯范围非常广,其胸椎和腰椎共五节脊柱都受到了侵蚀。从医学上讲,这种情况,只有通过手术把五节椎体上的肿瘤全部切干净。但五节脊椎拿掉后,如何支撑?
“这种情况,过去常常使用钛网内填入自体或异体碎骨作为椎体间支撑器材,但钛网一旦移位,压迫脊髓,患者就会瘫痪 。再有,钛网呈笔直的圆柱状,与脊柱‘s’形的生理曲线并不匹配。”患者主刀医生、获得cfda注册认证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忠军教授表示:“如今有了金属3d打印技术,就可以依照患者的解剖结构,制造出一枚与五节椎体形态与长度相仿的人工椎体。人工椎体优势显著,首先,将其放到切除病变后的相邻椎体之间,能起到可靠的连接和支撑功能。同时利用金属3d打印人工椎体在结构上可以任意设计的便利,专门设计出其与后方内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这种前后连成一体的装置使稳定性大大增强,在力学性能上达到了质的飞越。有了这样的固定方式,术后患者很快便可以下床活动,而人工椎体更大的优势是被制成微孔结构后,形状可像海绵一样,类似骨头中有了‘骨小梁’ ,这种‘骨小梁’可帮助相邻正常椎体的骨细胞长入其中,最终二者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骨整合。”
据悉,自200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领域以来,经过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历经多年的研制及临床观察,今年5月6日,全球首发金属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椎体诞生并获cfda注册批准,标志着在3d打印植入物领域,我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将造福更多患者。而产品国产化后也将打破国外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大幅降低价格,为患者节约大笔医疗支出,对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有关印前设计的基本知识
3D印刷发展或受制于知识产权
对新版瓦楞纸箱国标的几点认识
2026年全球包装市场价值超1万亿美元
富阳第三家造纸集团合计产能106万吨
柯达2013年起停止销售喷墨打印机 转战商业印刷
如何实现冷烫印?
从商业模式到企业部署,2018图文加盟店全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