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发展潜力巨大 可将想法立即变成现实

发布时间:2024-06-25 点击:75
3d打印又称为三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是运用粉末状的金属或者是塑料等可黏合的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构造零对象,模具的制造工业设计用于建造模型,现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产品的制造,形成直接数字化的制造。理论上,只要电脑可以设计出的造型,3d打印机都可以打印出来。
3d打印由来及发展
“3d”打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1995年mit创造了“3d打印”这个名词,随后3d打印便开始在实验室萌芽。逐渐地,3d技术开始运用在医疗模型、建筑模型等行业,被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
真正的3d打印发源于军方的“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由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
“快速成型首先是将实际物体的3d数据沿某一坐标轴进行分层处理,也就是将3d物体进行虚拟化切片,得到无数个二维界面,由此形成每层截面的二维截面数据。”郭峤介绍,“之后,再按照特定成形方法和技术每次只加工一个截面,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截面加工完生成实体原型。”
3d打印潜力巨大可降低商品成本
从短期也就是近几年来看,3d打印的桌面式设备已经成熟,在立体模型、儿童玩具、建筑设计行业已经实际应用。此类低精度产品的打印设备价格低廉,甚至普通创业者也可以购买,原材料价格较几年前也大幅下降,因此市场需求正在高速增长,生产此类低端打印设备的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从中期看,高精度配件通过3d打印设备制造将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例如运载火箭上某些零部件,需求量少,精度要求高,用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生产成本高,而通过3d打印技术则可大大节约成本。另外,如果高精度3d打印设备价格像低端设备那样出现大幅下降,那么应用于工业设备的量化生产将更具吸引力,其无需模具制造、人工管理,没有半成品过程,将大大降低商品成本。
从更远的角度看,3d打印设备在医疗、文化艺术品等多个行业都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其未来确实有可能引发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超过“物联网”概念。
3d打印助力仪器行业前期研发
3d打印技术应用已经渗入到生物医疗、航空、汽车、工业设计等多个行业,那究竟3d打印技术会给仪器制造带来哪些好处?它是否会“颠覆”目前的仪器制造模式?目前,国内仪器厂商是否已经使用了该项技术?
多年从事仪器研发工作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告诉笔者,其课题组2011年就从美国购买了一台3d打印机,主要用于零配件及仪器外壳的制作。谈及3d打印机所带来的好处,关亚风表示,“有了3d打印机,我现在可以很快地把想法变成现实,一个零配件模块最多只需24小时就能够完成制作,研发周期大大加快。另外,做仪器研发,有些零配件因为量小很难找到加工工厂,利用3d打印机就可以解决此方面的问题。”
不过,关亚风也表示,“目前,3d打印机用于批量生产还不太现实,成本太高,打印机本身价格就较高,中端大概10万美元,高端20万美元,而原材料也全部需要进口,以一个仪器普通零配件为例,如果传统模加工成本是100元,而3d打印机的成本则是3000元。3d打印机在仪器行业主要还是应用于仪器研发及制作样机阶段。”
了解到目前各厂商都未使用到3d打印技术。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钢表示,“对于3d打印技术有关注,在上海光谱获批的重大仪器专项研制项目中,公司计划购买一台3d打印机,不过也还处于前期了解和调研阶段。”对于该技术的普及,他认为,3d打印技术也只能用于前期研发,并且目前仪器厂家对于3d打印机和原材料价格还不能接受。


施乐iGen 150落户华盛顿普通拷贝印刷公司
家用简单打印机 本图P1000L
VI设计要符合现在客户需要
印刷企业选择搜索引擎推广需谨慎
2013世界部分国家印刷市场前瞻
打好这三张营销牌,地方特产才能打开销路
浅谈胶浆印花工艺
请问写真机和喷绘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