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压力的计算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105
压印体(特别是压印体的表层)的材料性能十分复杂,印刷过程中,压印体又都处在运动状态下,使得压印面的爱劝告分析相当困难。为了对压印面的压力分布情形有个总体的认识,下面介绍两种近似的处理方法。
一、弹性体接触压力的赫芝理论
作为一种近似的处理方法,将压印体看成是理想的弹性体,则压印面的印刷压力即是弹性体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
按弹性力学中的赫芝理论,如果有两个轴线平行的弹性圆柱体相互挤压而无摩擦,关于圆柱体接触面的形状和接触面上接触压力的分布,有如下的结论:接触面的形状有一个矩形平面,矩形的长等于弹性圆柱体的长度l,接触面的长度b按下式计算
b=2((1/π)·((m21-1)/m21·e1+(m22-1)/m22·e2)·(ps/l)·(r1·r2/(r1+r2)))1/2 (2-6)
式中,r1、r2分别是两个圆柱体的半径,e1、e2分别是两个圆柱体的材料拉伸弹性模量,m1、m2分别是两个圆柱体的材料泊松比的倒数,ps是使两圆柱体挤压的径向力p1或p2的大小,参见图2-3(a)。
接触面(矩形abcd)上接触压力的分布呈半圆柱形,即接触压力沿矩形面的长度方向没有变化,而沿矩形面的宽度方向呈半圆形变化规律,如图2-3(b)所示。沿接触面宽度方向, 接触压力在宽度的两端为零,而在宽度的中点取得最大值pmax,如以s表示接触面的面积,s=b·l,以pcp和ps表示接触面的平均压力和总压力,则有
pcp=ps/s=ps/b·l (2-7)
由于ps等于pcp在s上的积分,而
pcp=(p2max-x2)1/2

ps=∫spcpds=∫b/2-b/2pcp·ldx=∫b/2-b/2(p2max-x2)1/2·ldx=(π/4)·b·l·pcp

pmax=4psπ·b·l=(4/π)pcp (2-8)
(2-7)式和(2-8)式中的b按(2-6)式计算。
图2-3 弹性圆柱体挤压的接触面和接触压力
应该强调的是,要得到上述结论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两个圆柱体只在p1、p2的作用下发生挤压,因此,这里的接触压力是静压力;二是两个圆柱体都必须是理想的弹性体。即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为确定的常数。
以圆压圆式凸版印刷机为例,压印滚筒相当于圆柱体o1,印版滚筒相当于圆柱体o2,两个滚筒合压而未运转相当于两个圆柱体在p1、p2作用下发生挤压。如果两个滚筒能够近似地看成理想的弹性体,则滚筒间的压印面即是圆柱体间的接触面,滚筒间的印刷压力即是圆柱体间的接触压力。
表层材料的材料性质,对接触压力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压印滚筒表层的变形集中于包衬,其弹性模量e1很小;印版滚筒表层的变形集中于印版,其弹性模量e2较大,即e2≥e1。但是,组成包衬的衬垫材料和印版材料的泊松比在一个数量级上,数值相差不太大,即可以近似地认为m1与m2相等,于是,对(2-6)式中的二项有
(m21-1)/m21·e1>>(m22-1)/m22·e2
如忽略该式中的(m22-1)/m22·e2,在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半径相等(r1=r2=r)的情形下,则有
b=2((1/π)·(m21-1)/m21·e1·(ps/l)·r)1/2 (2-9)
至于压印面上的压力分布,仍为半圆柱体;压印面上的平均压力pcp及最大压力pmax,仍按(2-7)式和(2-8)计算。
(2-9)式表明,在总压力ps和滚筒尺寸l和r一定的情况下,压印区的宽度b(以及平均压力pcp和最大压力pmax),主要取决于压印滚筒包衬的材料性质,即取决于它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对圆压平式印刷,只须令印版滚筒的r2趋于无穷大,改变(2-9)式得
b=2((1/π)·(m21-1)/m21·e1·(ps/l)·r1)1/2 (2-10)
二、印刷压力计算的经验方法
以圆压圆凸版印刷机为例,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合压时,产生变形的主要是压印滚筒的包衬。于是,可以近似地把压印滚筒看成是弹性体,把印版滚筒看成刚体。经验表明,压印面大致成 形,压印面上一个点(x,y)的压力pd有如下近似公式(参看图2-4)。
pd=(e·(λxy/δ))1/n(2-11)
式中,e、δ、λxy分别是包衬的弹性模量、厚度和点(x,y)的压缩变形量,n是一个与包守材料性质有关的经验常数。经验表明,包衬压缩量λ在压印面上的分布规律大致是:沿宽度方向,中点最大,两端为零;沿长度方向,两端最大,中点最小。相应地,印刷压力pd在压印面上的分布,也有类似的规律,即在整个压印面上,pd的分布有如一个马鞍形,如图2-4所示。
图2-4 印刷压力的近似分布规律
如能计算出或测定出λ值,代入(2-11),便可得到pd。但是,与压印面上各点的压力fd相比,工艺实践中更关心压印面上压力的最大值pmax,平均值pcp和总压力ps。在以后的章节中pmax简写成p。
静态下,压印面上的最大压力p,在压印面两端的中点o和o1处取得,按(2-11)式,有
pd=(e·(λ/δ))1/n(2-12)
式中λ是此处的包衬压缩变形量。
下面推导静态主印面两端沿x变化的压力px,以及在此压印宽度上的平均压力px(b),为此,先来计算x处的包衬压缩变形量λx。参看图2-5,为简单计,假定两滚筒的压缩量相等,容易推出λx为
λx=(b2/8)·(r1+r2/(r1·r2)(2-13)

λx=(r12-x2)1/2 +(r22-x2)1/2-d
将上式中的根式展成台劳级数,取前两项,注意到r1+r2-d=λ,有
λx=(1-(2x/b)2)λ(2-14)
将(2-14)式代入(2-11)式,注意到(2-12)式,可以得到px。
px=(e·(λ/δ)(1-(2x/b)2))1/n= (1-(2x/b)2))1/n·pmax= (1-4x2/nb2)p(2-15)
上式的最后表达式是前一表达式展成级数取前两项的结果。进而容易得到pc(b)
pc(b)=(1/b)∫b/2-b/2 px·dx= (1/b)∫b/2-b/2 (1-4x2/nb2)p·dx= (1-1/3n)p(2-16)
在沿y轴的压印线上,y=0及y=l处,po,l=p;在y=l/2处,pl/2=pmin。假定沿此压印线,压力分布呈线性规律,则容易求得任何y处的压力pymax;若进一步假定在y处的压印宽度上的压力分布规律,与y=0或y=l处压印宽度上压力分布规律相同,则只需以pymax取代(2-15)式中p,即可得到压印面上任一点(x,y)的压力。
图2-5 λx与b、λ、x的几何关系
图2-6 压力p在b上的分布
沿y轴的压印线,长l上的平均压力pc(l)可取p与pmin的算术平均值,即
pc(l)=(1/2)(p+pmin)=(1/2)(1+q)pmin(2-17)
式中,q=p/pmin是与印刷方式与印版特征有关的经验常数。pmin是压力分布马鞍形纵向对称面上的最小值,又是横向对称面上的最大值,实践证明,pmin是保证印刷顺利进行的重要参数为工艺所需印刷压力。
当pmax取值pc(l))时,由(2-16)式和(2-17)式得到压印面上的平均压力pc(s)。
pc(s)=(1/2)(1+q)(1-(1/3n))pmin(2-18)
由此不难得到压印面上的总压力ps和线压力pl
ps=pc(s)·b·l=(1/2)(1+q)(1-(1/3n))·b·l· pmin(2-19)
pl=p/l=(1/2)(1+q)(1-(1/3n))·b·pmin(2-20)
式中的经验常数n和q、工艺所需印刷压力pmin可查阅有关资料,n一般取0.4~0.6,q一般取1.5~2.5,pmin约在1~8×106pa之间。如取n=0.5,q=2,则(2-19)式、(2-20)式可简化为
ps=(1/2)·b·l·pmin(2-21)
pl=(1/2)·b·pmin(2-22)
应当指出,压印面为矩形只是个近似的结果,实际的形状是两端较宽中间较窄的纺锤形;再有,以上结果都没有考虑滚筒运转中的摩擦,是静压力,如考虑到滚筒间的摩擦及弹性包衬的挤压,沿压印面宽度方向的压力分布并不对称,峰值要向滚筒拖梢方向偏移,如图2-6所示。
〔例题2-1〕已知印刷包衬的厚度δ=2.0mm,弹性横量e=1.62×106pa,经验常数n=0.45,用于圆压圆式凸版印刷机中,最大压缩量λ=0.3mm。试求压印面上的最大压力。
解 将弹性模量e换算成工程单位kgf/cm2
e=1.62×106pa×(1/9.8×104)=16.53(kgf/cm2)
由(2-12)式得
pmax=(e·(λm/δ))1/n (16.53×16.53×(0.3/2))0.45=7.23(kgf/cm2)
〔例题2-2〕某实地印版长为260mm,宽为200mm,工艺所需印刷压力pmin=4.90×106pa,包衬最大压缩量λ=0.3mm,用凸版印刷机印刷,印刷机的压印滚筒和印版滚筒半径分别为r1=180mm,r2=90mm,经验常数分别为n=0.45,q=1.70。试求压印面宽度和机器所需的总压力。
解:由(2-13)式得
b=2(2·r1·r2·λ/(r1+r2) =2×(2×(18×9/(18+9))×0.03=1.2(cm)
由(2-19)式得
ps=(1/2)(1+q)(1-(1/3n))·b·l·pmin
 =(1/2)(1+1.7)×(1-(1/3×0.45))×0.012×0.26×4.9×106 =5366(n)


产生效益的单张纸印刷
封闭式刮刀系统的运行及调整(下)
印刷行业玩“跨界” 搭乘文化创意顺风车
CMYK打印耗材经销商进军印度市场
陶瓷喷墨现阶段发展的六点思考
扭转行业形象 绿色印刷迫在眉睫
天威CE278A-专业装硒鼓
这6种素质的人,一定要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