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如今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目前为止市场的选择明确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商业、包装以及直接印刷选择的都是热敏成像技术;报业则是光敏和热敏处于相互对垒中,从全球逐步上升的装机量来看,热敏的增速明显高于光敏;当然光敏由于长期积累以及早期的安装量,仍然占相当市场份额(欧洲为主)。热敏应用最多的是日本报业占85%的份额,也是目前在报业最普及应用调频网印刷的国家;北美热敏在2007年时就达到了占53%,亚太报业的增量亦以热敏为主;
到2007年底,全球ctp的总装机量41000台左右,版材的总耗量3.3亿平米,其中光敏9500万平米,热敏2.3亿平米占70%的市场份额;全球报业ctp的总装机量4400台左右,柯达报业的装机量1200多台;热敏总计1600多台,占37%的市场份额。
1.热敏、光敏哪种技术代表报业的发展方向
哪种技术代表了发展方向,这也是报业投资ctp时争议最大的问题;说起这个问题,不如先看看报业印刷的发展方向。大规模、大印量、速度第一、印刷质量第二,这一直以来是报业印刷的真实写照,因此,一直以来光敏认为其是最适合报业的技术、因为制版速度它曾经独占鳌头。但热敏技术在报业ctp发展的独特应用却为现时的客户投资提供了一些参考,印刷质量真的那么不重要吗?如果客户既能享受速度的同时又能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品,还能体验技术进步带来的诸多便利,又何必固步自封呢?让我们回顾一下两种技术各自的发展历程,大家应该可以自己作出判断:
光敏阵营:
1997年爱克发推出首台532纳米的绿激光银盐ctp(使用绿激光银盐版,更早期的是488纳米的绿激光);
2001/2年推出了激光波长405纳米的紫激光ctp,当时的激光能量为5毫瓦,适用紫激光银盐版;
2004/5年推出了激光波长405纳米(30毫瓦的激光能量)的紫激光ctp,适用版材为紫激光聚合物;
现在激光能量又提升到60-100毫瓦不等,而为何提高激光能量,光敏设备的供应商除了强调增加速度外,对于其背后的发展考量大多语焉不详,这里留待稍后探讨;光敏在10年间激光波长发生了数次变化,重要的是每种变化客户适用的板材皆不通用,而且银盐现已成为淘汰的技术。
因此客户说ctp技术变化太快、技术兼容性差恰恰是指光敏方面的变化。目前为止国内报业装机量124左右。其中紫激光聚合物46台,热敏38台,另外40台就是上面提到的银盐。当然如果机器的升级成本几乎与新增设备差不多,升级的意义就不大。
热敏阵营:
2000年时,在商业热敏ctp发展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柯达推出了激光波长830纳米的报业ctp,适用于所有热敏版材,但当时的速度仍然较慢,才40张对开/小时;
2004/5推出了同样激光波长的高产能ctp速度最快100张对开;
2008年6月份推出了整个报业出版产能最大的热敏ctp,速度100-150对开/小时;
整个8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速度提升外,激光波长保持不变,版材的适用性未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年报于2002年底安装的ctp仍作为主力在使用,该机型可以根据用户当前的需求进行现场速度的升级及商业精度和版材幅面的升级,可以说投资的有效使用程度高;而同时期采购的银盐ctp多数已闲置不用,不环保及板材价格贵都是继续使用的隐患。 因此热敏阵营的每次进步有其技术连贯性、稳定性,对客户的投资是很珍惜的。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前面提到的激光能量的问题了,因为板材的技术发展比ctp设备更快,现在主流的板材技术已经是免处理板材,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持ctp设备不变的情况下省掉了后续的冲版过程,这当然是对ctp技术时效性的一大贡献,对于一直以来宣称自己速度第一的光敏设备来说,这样的效率提升恐怕是单纯依靠ctp设备技术的进步所达不到的。因此,发展紫激光免处理版就成为当务之急。不过,大家都知道,板材的冲洗就是为了达到显影、定影的作用,省掉了冲洗步骤,那么就需要在制版曝光的环节解决掉这个问题。
免处理板材所需要的激光能量要远高于普通ctp版。对本身拥有高能量的热敏激光头而言,处理免处理板材自然不在话下,客户无需更换ctp设备,直接采用就行。而对于紫激光设备来说,尽快提高他们的激光头能量就成了赶上技术进步潮流的当务之急。所以,就有了紫激光设备能量从5毫瓦提高到100毫瓦的举动。要知道,紫激光设备供应商曾经对于激光头能量颇有微词。即便如此,要想仅仅依靠100毫瓦的能量就完成板材上网点的定影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们仍然需要借助冲版的过程完成最终的网点定影,只不过这次它们免掉了使用化学溶剂显影的过程,改为使用掺有特殊溶剂的“清水“来定影而已。严格来讲,紫激光的免处理板材只能称为免化学冲洗的板材而已。对于用户来说,依然省不掉冲洗的时间、冲洗的设备、冲洗的过程。
热敏技术因介入报业市场相对晚、又因早期速度相对慢在报业ctp发展的起步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如今柯达热敏在速度上有了新的突破,最快的出版速度为140多张对开版,而且拥有全方位的产品系列,必然会对报业市场的发展带来冲击。
2.柯达热敏ctp的突出特点
1)热敏成像技术稳定可靠
柯达独有的squarespottm方形光点热敏成像技术自推出以来五次荣获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gatf大奖,在ctp领域独占鳌头,全球已成功安装12000台,国内超过400台,连续六年市场排名第一,被公认是最好的热敏成像技术。
squarespottm方形光点热敏成像技术的曝光原理如下:在激光条上一共安装了二十个红外激光二极管,每一个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都通过棱镜聚焦到整个光阀上,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光通过光阀上开的240扇10.6?m x 2.5?m的方形窗口再经棱镜聚焦到印版上,因此即使有数个激光二极管逐渐老化,只需适当调整激光能量,仍然可以正常曝光。此外还可以通过远程诊断系统检查激光二极管的电流值,以准确预测激光头的寿命。
自1996年柯达推出第一代热敏ctp,激光头在10年中已经过五次大的更新换代升级,在保持激光波长不变的情况下越来越稳定可靠。柯达ctp采用二极管激光器,只有在曝光时激光才点亮。
2)生成精确网点,缩短印刷准备时间
通常一个印刷网点都是由多个激光点组成,在光栅图像处理时,被划分成很多的光栅网格,其它厂家多数用圆形激光点来填充这个网点,而圆形激光点比光栅网格大,因此网点大小不精确。而且由于高斯型的圆形激光点能量从圆心往边缘逐渐递减,形成的网点边缘不锐利陡峭,印刷时油墨容易乳化,水墨平衡的调整需要花费
2012印刷企业洗牌将进一步加剧打印机墨水节约的方法有哪些?浅议橡皮布的使用与保养详谈二维条码技术的特性和特点短视频拍客见证冷暖人生,凌晨4点起来“扫街”HP Indigo数字印刷机绿色环保技术再获突破视觉化数码:快印行业的新趋势新年纸张涨价第一炮,晨鸣涨幅高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