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打印正在全世界“盛行”,它在工业,航空航天,设计,食品加工以及建筑等众多领域都日益走向商业化。做为奔流在国际发展大潮中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内部也逐渐开始了3d打印新技术改造,在国家良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3d打印技术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蓝光发展携手张兴栋院士 加速生物材料创新突破
2016年6月24日,四川大学中、美双料院士张兴栋教授团队与蓝光发展携手生物材料产业创新升级及3d打印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蓝光发展旗下成都迪康药业和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生物医学材料、植入器械、临床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生物材料应用市场广阔,涵盖了齿科、血管支架、植入式医疗器械、骨科,如关节、脊柱、创伤修复等多个领域。任东川表示,“和张兴栋院士的合作,有利于促进蓝光生物材料产业链的形成。这些成熟且已获生产批准进入销售环节的产业,将成为蓝光发展重要的业绩支撑。未来投资并购项目也将围绕相关方向展开,扩大公司营收和利润规模。”
科技部斥资两亿元 重点支持增材制造
一批3d打印企业和单位获得科技部2.3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林鑫负责的西北工业大学获得3719万元,董世运负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获得3434万元,汤海波负责的北京金属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获得3145万元,邢飞负责的南京中科煜宸激光获得2950万元,冯涛负责的北京易加三维获得1985万元,薛蕾负责的西安铂力特获得1865万元,赵宁负责的黑龙江鑫达获得1450万元,段玉岗负责的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获得1450万元,彭凡负责的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盛步云负责的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获得185万元,蔡道生负责的武汉市蒙泰科技获得75万元,李子夫负责的深圳市七号科技获得75万元,看到这么多钱,小编心里面蹦出一个大写的“豪”字。
2016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将“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其实就是3d打印)等10个重点专项信息进行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涉及航空航天、医疗、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共27项。与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不同,3d打印的研发主力为企业,共获得2.3503亿元投入,其中获得千万以上投入的企业更是多达10个,而高校仅有4所获得千万以上投入。
首家基于云平台的3d打印先进制造中心落户无锡
22日,中国首家基于云平台的3d打印先进制造中心落户无锡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将整合上下游资源,助推无锡挖掘智能制造产业潜力。
该中心由无锡控博有限公司与全球3d打印第一品牌美国makerbot联合创建,拥有20台世界最先进的桌面3d打印机。线上下单线下打印,云平台相当于给3d打印织就了一张物联网,促进该产业个性化、网络化发展,生产者专注于创新设计本身,而不用为生产制造分心。
青海3d打印建筑形成国内首条产业链
6月13日晚上8点起,打印机开始轰隆运转,层层喷绘,到第二天下午4点左右,一间通体雪白,全身无任何拼接痕迹的十八平方米“蛋屋”平地长出,二十个小时内,建造一间房屋,这是青海3d打印建筑创造出的奇迹。而未来,十间甚至
互联网助力印刷业迎来“破茧成蝶”式发展小程序即将上线 产业链企业迎商机最全的化妆品包装盒印刷整饰工艺,了解一下!上海香宝XB-V20T(V30T V40T)油压自动覆膜机水墨平衡难点:现代胶印润版液的控制立体印刷四步走柯美公司宣布以1370万欧元收购法国数字印刷系统制造商MGI移动宽带用户数暴增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