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版印刷减少库存并未成功 按需出版为时尚早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85
当前,许多出版业内人士对待按需出版的态度颇为微妙,一方面他们对其寄予厚望,相信它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其不温不火的发展状况感到无奈。慢慢地,关于按需出版的文章鲜见于报端,高昂的情绪逐渐冷却,从最开始的积极参与变为现在的旁观等待。难道按需出版真的失去了发展良机,未来黯然?惠普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事业部策略发展总监洪欣敏对此持有不同态度。在她看来,出版业对于按需出版的认识过于笼统,复杂的定义下掩盖了其真正的发展核心。只有拨开云雾,探寻实质,才能为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概念混淆 发展顺序错位
洪欣敏认为,当前所谓的按需出版概念杂糅了太多东西,厘清概念尤为重要。应该如同剥洋葱一样,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去探寻实质,因此她建议先从印、发的角度着手,而不是先考虑编辑环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按需出版、个性化/客制化出版,及跨媒体出版必须在坚实的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能力之上。换句话说, 我们必须先发展坚实的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能力, 否则按需出版及其他出版模式将无法真正地广泛实现。国外众多著名的按需出版服务商都是依赖企业内或第三方具有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能力的伙伴来实现按需出版的整体服务的。”
何谓坚实的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能力呢?不是所有的数字印刷设备都可以无版印刷,一本起印吗?洪欣敏解释说:“真正的差别在于一本起印的产能、生产成本及交货速度,美国及欧洲的按需印刷服务商一天可生产上千本甚至上万本的一本起印书籍,每本的大小格式各有不同,成本方面只比短版贵一点,而交货期可以控制在48小时或3天之内。目前在国内尚未看到具备这三方面能力的按需印刷服务商。除此以外, 光有按需印刷生产还不能形成真正的服务。以美国闪电源 (lightning source) 或意大利 rotomail来说,他们都有强大的it系统来连接出版商、内容、销售渠道、生产管理、相关的账单及行政管理部门。”
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能力。服务商必须有能力结合软硬件的数字印刷生产配备,有完善的it系统把出版商及销售渠道作有效及可靠地结合,并控制成本、产能及交货期,开拓销售渠道。“惠普及北人公司的专业团队可以协助服务商建立这样的服务体系及能力,为有意开展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的印厂或出版集团提供完整的方案和咨询。因资本投入方面比一般短版生产线来得高,所以不是所有的出版集团旗下印厂都需要以按需印刷生产及服务能力为起点。我建议国内出版机构可先将目光锁定在如何降低库存和实现短版印刷能力上,循序渐进地发展。”
技术成熟 观念成发展短板
洪欣敏认为,从技术角度看,近几年国内短版印刷的技术及服务能力有广泛的提升,一般己能够在50-2000本左右提供服务,不少出版机构,包括大型出版集团也开始运用短版印刷来满足重印的需要。然而,相比于国内出版业的大量库存,目前出版机构并没有充分认识并利用短版印刷的优势,积极降低库存压力。她总结起来,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本核算方式只计算印制成本,不考虑库存保有成本。库存保有成本包括资金占用、服务、风险、存储等成本因素。图书供应链研究咨询机构认为,按现有国内价格体系来计算,如果一本书在库房里超过2年,其库存保有成本就会大大超出其印制成本。“所以一旦出版机构把这些库存保有成本考虑进去,就可能做出不同的印刷决策。如果出版机构在计算总成本时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所做出的决策是欠周全的。此外,通过数字印刷技术实现的短版印刷没有最低印量的限制,交货期一般是3-5天,因此不需要大量预印,确实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降低风险。”
二是管理模式陈旧。“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一个国内出版机构决策重印一本书要经过多个步骤,甚至需要15-20天。而在美国,这只需3-5天。如果我们还采用这样传统的印刷管理模式,不优化下单流程,减少行政步骤的干预,那么短版印刷所带来的时效性与经济性就会在这个过程流失掉。”洪欣敏认为,这是许多人看不到短版印刷优势的原因。“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抵消掉了短版印刷的光芒。”
三是it能力普遍较低。洪欣敏认为,这个问题在出版机构和印刷企业中广泛存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it能力息息相关。我们不应只关注硬件,还要关注软件,看不见的东西其实最重要。”她认为,这需要出版机构和印刷企业的共同努力,出版机构的erp系统与印刷企业的下单、生产、账单及行政管理系统是可以实现连接的,通过电子数据交换 及应用编程接口减省环节,提高效率是可能的。长远来说, 出版机构更可以实现库存自动补给,让短版印刷更有效地协助出版机构控制管理库存,把

数字柔印版与普通柔印版的区别
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印刷所的发展历程
印后裁切工艺之换刀与磨刀注意事项
图文快印海报设计潮流:动态海报更吸睛
图文加盟店用人:3个标准
克劳斯玛菲扩大PX系列全电机产能
简述自动包装机的结构设计及规范运用
水性UV油墨的干燥机理